高層洗牌
業內人士認為,學歷事件只是Third Point與雅虎董事會委托書之爭的一個籌碼。據悉,湯普森走馬上任不到3個月,就面臨來自Third Point發動的代理權之爭。Third Point要求拿下雅虎4席董事,包括其CEO洛布。但洛布的提議遭到雅虎拒絕。雅虎方面只同意增加Third Point提名中的一個。
此番湯普森的離職標志著Third Point最終成為爭斗的贏家。5月13日,雅虎董事會表示,董事會已經和Third Point就代理人爭端達成和解,將提名其提出的四位候選人中的三人進入雅虎董事會。
從楊致遠到巴茨再到湯普森,每一位CEO都希望雅虎能專注于某一項業務,但收效甚微。比如,楊致遠在任時就表示過雅虎要朝開放平臺公司轉型;而后來接任的巴茨卻更注重產品內容;湯普森走馬上任后,則采取了裁員重組策略,此輪裁員從其總部的1.4萬個職位中共削減了2000個職位,旨在每年節省3.75億美元成本。雖然這項措施給雅虎帶來了暫時的起色,但并沒有解決雅虎真正的問題。
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發布的4月份統計數據顯示,雅虎的美國搜索市場份額從去年9月的15.5%下降到13.5%,整整下降了兩個百分點。
衰落緣由
雅虎5年內已換4名行政總裁,近年業務又未收復失地,加上湯普森的丑聞,難免令投資者擔憂其前景。有分析指雅虎正處身危險境地,管理層洗牌或是條意想不到的出路。
雅虎衰落的主要原因:
第一,決策猶豫不決,錯失發展良機。
在2000年1月7日,雅虎股票每股達到237.5美元的歷史最高點,市值達到1100億美元。這也成了雅虎的轉折點,此后雅虎曾有多次有繼續發展的良機,如收購老牌傳統媒體、并購微軟、收購網站拍賣領頭羊eBay等,但由于雅虎高層在決策時猶豫不決,誤判形勢,加之高層間的明爭暗斗,使得這些收購或并購夭折,從而導致雅虎在激烈的互聯網業競爭中一再錯失良機。
第二,缺少創新視野,錯失社交網絡機遇。
在雅虎遭遇競爭對手谷歌迅速崛起、利潤不斷下滑、大規模裁員、高管相繼離職、與微軟并購失敗等多重挫折之時,巴茨接替楊致遠出任雅虎CEO,以期扭轉公司困境。巴茨上任后,開始大刀闊斧改革。她賣掉了一大堆雅虎過去收購的企業,關閉了一批網站,停止了若干項網絡服務,強力推行雅虎的瘦身計劃,將精力集中在內容上。
但業內人士認為,雅虎的問題不僅是管理上的失敗,而是從專業性網站向以新媒體網站轉型的失敗,換句話說,是創新視野上失敗。巴茨忽視了新興社交網絡工具、視頻服務和移動應用軟件。雅虎曾經及時抓住了消費者從紙上閱讀向網上閱讀轉變的機遇,使雅虎成為全球最大的門戶網站之一。但幾年后,雅虎卻沒有抓住網民和廣告商日漸喜好移動終端與社交網絡的新潮流。
恰恰相反,新一代互聯網公司谷歌和臉譜則很好地滿足了大眾獲取信息兼顧娛樂的需求。它們不僅生產內容,還通過提供移動網絡、社交網絡等服務吸引消費者和廣告商。判斷失誤導致雅虎和競爭對手拉開了距離,這個距離還越來越遠。雅虎的流量已停止增長,而谷歌和臉譜卻繼續在快速增加,人們瀏覽臉譜的時間是瀏覽雅虎的兩倍。
路在何方
前雅虎美國主管羅斯·萊文索恩現在走馬上任,成為雅虎近五年來的第六位CEO。對于雅虎而言,如今的CEO職位已經是一個極具風險性的職位。萊文索恩能使雅虎重新振作起來么?
現在,雅虎終于由一名懂得雅虎真正業務的高管執掌了。雅虎的業務不在技術,也不是傳統的媒體,而是數字媒體。雅虎數字媒體每月用戶有7億,盡管不如谷歌的搜索業務,但它有其他優勢,例如可以為全球近十億人提供信息、娛樂、并影響著他們。雅虎在數字媒體業務擁有特別強大的地位,它既是內容創造者又是內容分發者。與所有優秀的數字媒體公司一樣,雅虎的產品融合了技術和媒體。
在萊文索恩掌權之后,雅虎終于可以回歸自己的正道,停止嘗試成為別的什么公司。未來的雅虎是生還是死?就在于萊文索恩和他的團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