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艾銻無限整理:遠程直接數據存取(RDMA)概述
2020-02-21 17:35 作者:admin 瀏覽量:
疫情即將結束,如何提升企業工作效率
艾銻無限免費為企業提供IT服務
這幾天如果大家關注疫情數據的變化,可以看到新增確診病例在持續下降,這意味著疫情很快就會結束,大家再也不用在家辦公了,到不是在家工作有什么不好,但人類發明工作不簡簡單單只是為了實現結果的達成,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結,這是人類內在價值的需求,透過工作與人接觸,共同感受彼此的能量流動,從而達到自我價值的實現,這就像演員都渴望登上奧斯卡的舞臺,來實現自我角色的認可一樣。
在家辦公,畢竟是家,松、散、懶以及無所謂的態度會隨時產生,我相信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但大部分人會如此,因為家本來就是放松的能量場,接下來大家即將回到公司,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難免會把在家的狀態帶入工作中,如果每個人都是這樣的狀態,企業很快會陷入新的窘境,所以沒有狀態,也不會有好的結果,狀態就是一切。
團隊的勢氣決定企業整體的戰斗力,那如何調整陸陸續續回來的團隊成員呢?
艾銻無限對中小企業有三條建議:
第一,重新梳理整個企業的戰略,疫情的發生,是否給你企業帶來了變化?如果有那是什么?是否需要調整自己原有的戰略方向來應對疫情發生后的影響?
第二,重新明確每個人的目標和目的,目標就是重回企業的人要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時間可以看到這個結果的發生?目的就是為什么要實現這個目標?這個目標與自己的意義是什么?與企業的意義又是什么?達成了會怎么樣?達不成又會怎么樣?
只有清晰這些問題,才會讓回到工作崗位的人快速改變自己的狀態投入到接下來的工作中,只有積極的狀態投入工作才會有積極的成果發生,反之依然。
第三,企業高管與員工建立一對一的對話機制,因疫情的影響,每個人心理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些內在的變化,作為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最好與企業內部員工一對一的進行溝通,去了解在這個過程中員工受到的影響和產生的變化,以便接下來更好的調整他們的狀態,因為如果他們的心沒有回來,企業的要求和制度帶來的也都是大家沒有能量的重復和機械的工作,最終也很難帶來好的結果。
以上三點是企業管理者需要重視的,當然身為企業的一員無論是誰也都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狀態,因為這關系著企業接下來的生、死、存、亡,
能量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源泉,以上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聚合企業人的能量,重新點燃大家面對工作的激情和信心,這將是企業至勝的法定。
當然這只是我們一家之言,每家企業可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
以上三點做為每一家企業的管理者都有必要重視起來,因為這關系著企業接下來的生、死、存、亡,當然這只是我們一家之言,可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
那為什么我們會有這樣的思考,因為艾銻無限是一家企業互聯網”云”解決方案服務平臺,企業在初創時經歷了2003年的非典,后來又經歷了2008年的經濟危機以及2016年互聯網創業大潮,生生死死,幾經沉浮,最終發現上述三點是生死線中最重要的,所以愿意分享給大家,期望這次疫情大家不僅能渡過難關,更能看見大家在這個過程中強而有力的領導力,讓自己企業力挽狂瀾,讓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層樓,讓自己的生活在2020年更精彩。
在這次疫情后各個企業恢復的過程中,艾銻無限還能為大家做的就是免費為中小企業提供相應的IT服務,以下是艾銻無限可以提供服務的內容,如果大家有相應的需求,可以打下面的電話與我們的企業相關人員聯系,我們一定會盡全力幫助大家渡過難關。
歷經10幾年,艾銻無限服務了5000多家中小企業并保障了幾十萬臺設備的正常運轉,積累了豐富的企業IT緊急問題和特殊故障的解決方案,我們為您的企業提供的IT服務分為三大版塊:
第一版塊是保障性IT外包服務:如電腦設備運維,辦公設備運維,網絡設備運維,服務器運維等綜合性企業IT設備運維服務。
第二版塊是功能性互聯網外包服務:如網站開發外包,小程序開發外包,APP開發外包,電商平臺開發外包,業務系統的開發外包和后期的運維外包服務。
第三版塊是增值性云服務外包:如企業郵箱上云,企業網站上云,企業存儲上云,企業APP小程序上云,企業業務系統上云,阿里云產品等后續的云運維外包服務。
更多服務也可以登錄艾銻無限的官網:
www.bjitwx.com 查看詳細說明。
每家企業都有著不同的人,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思考,所以企業不需要統一所有人的思維,企業只需要統一所有人的心,因為只要心在一起了,能量就會合一,能量合一企業將無所不能。
相信這次疫情帶給中國企業的不僅僅是災難,更有可能的是歷練,這幾年經濟發展如此快速,大部分中小企業的成長都是隨著國家政策及整個社會的大勢起來的,沒有經過太多的挑戰和困難,所以存活周期也會很短,從2016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倡導下成立了上千萬家企業,但真正存活下來的就只有幾萬家,這樣的結果即不能給國家帶來穩定持續發展的動力,也不能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反而讓更多的人投機取巧,心浮氣躁,沉不下來真正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極致。
所以這次疫情也會讓大部分企業重新思考,問問自己,為什么要創立這家企業,想為這個國家和社會帶來的是什么?企業真正在創造的是什么?如何做才能讓社會因自己的企業變得更好?.....
當企業真正去思考,用心去創造價值的時候,也就是人們幸福快樂的時候,因為再也不用擔心假貨、次貨、買到不好的產品,更不用擔心環境被污染,大氣被破壞,疫情即是一場災難,又是重新成就中國企業的一次機會,讓全世界人覺醒,
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如何做才能不枉此生呢?
你對世界微笑,世界絕不會對你哭,希望大家都能積極樂觀起來,讓自己、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企業、還有自己的國家都快樂起來,把焦點、意識、能量放在我們想要什么上,而不是不要的事情上,我相信,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看到一個富強、文明、健康的中國以及一個和諧友愛的世界。
萬物同體,能量合一,最后無論你是中小企業,還是大型國有企業,只要你選擇艾銻無限,我們就一定全力以赴幫助大家渡過難關,服務有限,信息無限,透過全體艾銻人的努力,為您收集最有效的IT技術信息,讓您企業更快速解決遇到的IT問題:
2.艾銻無限整理:遠程直接數據存取(RDMA)概述
背景
面對高性能計算、大數據分析和浪涌型IO高并發、低時延應用,現有TCP/IP軟硬件架構和應用高CPU消耗的技術特征根本不能滿足應用的需求。這要有體現在處理延時過大,數十微秒;多次內存拷貝、中斷處理,上下文切換、復雜的TCP/IP協議處理、網絡延時過大、存儲轉發模式和丟包導致額外延時
RDMA是一種遠端內存直接訪問技術
相比傳統DMA的內部總線IO,RDMA通過網絡在兩個端點的應用軟件之間實現Buffer的直接傳遞;相比比傳統的網絡傳輸,RDMA又無需操作系統和協議棧的介入。RDMA可以輕易實現端點間的超低延時、超高吞吐量傳輸,而且基本不需要CPU、OS等資源介入,也不必再為網絡數據的處理和搬移耗費過多其他資源。
RDMA最早專屬于Infiniband架構,隨著在網絡融合大趨勢下出現的RoCE和iWARP.
InfiniBand通過以下技術保證網絡轉發的低時延(亞微秒級),采用Cut-Through轉發模式,減少轉發時延;基于Credit的流控機制,保證無丟包;硬件卸載;Buffer盡可能小,減少報文被緩沖的時延 。
iWARP(RDMA over TCP/IP) 利用成熟的IP網絡;繼承RDMA的優點;TCP/IP硬件實現成本高,但如果采用傳統IP網絡丟包對性能影響大。
RoCE性能與IB網絡相當;DCB特性保證無丟包;需要以太網支持DCB特性;以太交換機時延比IB交換機時延要稍高一些。
RoCE與RoCE2.jpg
RoCEv2針對RoCE進行了一些改進,如引入IP解決擴展性問題,可以跨二層組網;引入UDP解決ECMP負載分擔等問題。
在Infiniband/RDMA的模型中,核心是如何實現應用之間最簡單、高效和直接的通信。RDMA提供了基于消息隊列的點對點通信,每個應用都可以直接獲取自己的消息,無需操作系統和協議棧的介入。
消息服務建立在通信雙方本端和遠端應用之間創建的Channel-IO連接之上。當應用需要通信時,就會創建一條Channel連接,每條Channel的首尾端點是兩對Queue Pairs(QP),每對QP由Send Queue(SQ)和Receive Queue(RQ)構成,這些隊列中管理著各種類型的消息。QP會被映射到應用的虛擬地址空間,使得應用直接通過它訪問RNIC網卡。除了QP描述的兩種基本隊列之外,RDMA還提供一種隊列Complete Queue(CQ),CQ用來知會用戶WQ上的消息已經被處理完。
RDMA提供了一套軟件傳輸接口,方便用戶創建傳輸請求Work Request(WR),WR中描述了應用希望傳輸到Channel對端的消息內容,WR通知QP中的某個隊列Work Queue(WQ)。在WQ中,用戶的WR被轉化為Work Queue Ellement(WQE)的格式,等待RNIC的異步調度解析,并從WQE指向的Buffer中拿到真正的消息發送到Channel對端。
RDMA中SEND/RECEIVE是雙邊操作,即必須要遠端的應用感知參與才能完成收發。READ和WRITE是單邊操作,只需要本端明確信息的源和目的地址,遠端應用不必感知此次通信,數據的讀或寫都通過RDMA在RNIC與應用Buffer之間完成,再由遠端RNIC封裝成消息返回到本端。在實際中,SEND /RECEIVE多用于連接控制類報文,而數據報文多是通過READ/WRITE來完成的。
對于雙邊操作為例,主機A向主機B(下面簡稱A、B)發送數據的流程如下
1. 首先,A和B都要創建并初始化好各自的QP,CQ
2. A和B分別向自己的WQ中注冊WQE,對于A,WQ=SQ,WQE描述指向一個等到被發送的數據;對于B,WQ=RQ,WQE描述指向一塊用于存儲數據的Buffer。
3. A的RNIC異步調度輪到A的WQE,解析到這是一個SEND消息,從Buffer中直接向B發出數據。數據流到達B的RNIC后,B的WQE被消耗,并把數據直接存儲到WQE指向的存儲位置。
4. AB通信完成后,A的CQ中會產生一個完成消息CQE表示發送完成。與此同時,B的CQ中也會產生一個完成消息表示接收完成。每個WQ中WQE的處理完成都會產生一個CQE。
雙邊操作與傳統網絡的底層Buffer Pool類似,收發雙方的參與過程并無差別,區別在零拷貝、Kernel Bypass,實際上對于RDMA,這是一種復雜的消息傳輸模式,多用于傳輸短的控制消息。
對于單邊操作,以存儲網絡環境下的存儲為例(A作為文件系統,B作為存儲介質),數據的流程如下
1. 首先A、B建立連接,QP已經創建并且初始化。
2. 數據被存檔在A的buffer地址VA,注意VA應該提前注冊到A的RNIC,并拿到返回的local key,相當于RDMA操作這塊buffer的權限。
3. A把數據地址VA,key封裝到專用的報文傳送到B,這相當于A把數據buffer的操作權交給了B。同時A在它的WQ中注冊進一個WR,以用于接收數據傳輸的B返回的狀態。
4. B在收到A的送過來的數據VA和R_key后,RNIC會把它們連同存儲地址VB到封裝RDMA READ,這個過程A、B兩端不需要任何軟件參與,就可以將A的數據存儲到B的VB虛擬地址。
5. B在存儲完成后,會向A返回整個數據傳輸的狀態信息。
單邊操作傳輸方式是RDMA與傳統網絡傳輸的最大不同,只需提供直接訪問遠程的虛擬地址,無須遠程應用的參與其中,這種方式適用于批量數據傳輸。
小結
Infiniband的成功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主機側采用RDMA技術,可以把主機內數據處理的時延從幾十微秒降低到幾微秒,同時不占用CPU;二是InfiniBand網絡的采用高帶寬(40G/56G)、低時延(幾百納秒)和無丟包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