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我有三個法則分享給大家,希望它們能更好的讓你應對生命中的問題:
第一法則:萬事萬物,陰陽兩面. 當我們看到一個問題時,也就意味著同時是生命中的一個啟示,我們把焦點放在問題上,就會越陷越深,問題就真成了問題,如果把焦點放在啟示上,就會問自己學到什么,從而會透過問題打開一個全新的開始,也許會成為我們一個起點或巧點,讓我們因問題而有所改變,因問題有所成長,因問題更得更好.
第二法則:循環往復,一切因果. 如果中立來看,問題只是事件呈現出來的信息,破解信息背后的譯碼,我們就能讀懂因果循環的規律,掌握規律就掌握了萬事萬物運行的根本,所以透過問題看本質,是不是感謝問題的出現.
第三法則:超越世相,萬法歸一.其實這個世間的相皆為幻相,就像我們看到的全息影像視頻一樣,人生的所有問題都是時間的問題,時間可以讓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當我們不在糾結,不在把能量放在這些幻相上時,所有的問題都會自生自滅.回歸本初,用心放在當下,去體驗和享受這個世界給我們帶來的一切吧.
你知道網絡時延有4種嗎?
說起時延,我們大部分小伙伴都不陌生,高時延會極大的減低我們的娛樂體驗,例如你正在游戲中和仇家PK,突然網絡變慢起來,你眼睜睜的看著別人不停的砍你,卻只能慢吞吞的閃躲,有時甚至連動都動不了,這種體驗實在是非常酸爽。
對于網絡設備來說,時延指的是一個幀從源點到目的點的總傳輸時間,包含網絡中間的所有節點的處理時間和在傳輸介質上的傳播時間。其計算方式也非常的簡單,只需要在發送時加上時間戳T1,在接收時加上時間戳T2,然后T2-T1,就會得到整個幀傳輸的時延,如下圖所示:
時延=T2-T1
這本來是一件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不多在考慮到報文的長度以后,就變得復雜了。
我們都知道,報文是有長度的,那么在打時間戳的時候,是在報文的第一個bit打,還是在最后一個bit打呢?在區分發送和接收的情況,就把時延分為了4種方式:
-
First In last Out: FILO,先進先出
-
Last In Last Out:LILO,后進后出
-
Last In First Out: LIFO, 后進先出
-
First In First Out:FIFO,先進先出
如下圖所示:
考慮幀長的時延
為了對時延進行計量,標準組織在RFC2544里有專門的測試項目,對網絡設備的時延進行了統一的計量。
如果要對時延進行專業的計量,就需要專業的測試儀表了,例如下面的儀表,就可以對4種時延進行計量,如下圖所示:
專業儀表計量時延
先了解一下這個簡單的時延吧,只有專業的人士才會進行這么細的計量。